相约上合,绽放津彩
天津即将迎来上合组织峰会,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在这座魅力之城。为与读者共迎上合盛会,周末悦读栏目特别推出“相约上合”特别篇,以五期精彩内容带您走进部分成员国及观察员国的多彩世界——从丝路古国的风土人情,到异域美食的舌尖邂逅,感受文明互鉴的深厚底蕴。让我们以阅读为桥,共赴上合之约,见证天津与世界的精彩绽放!
俄罗斯
冬宫博物馆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建筑本身具有260余年的历史,馆藏作品跨越5个世纪。《冬宫博物馆》一书,是由馆长米哈伊尔·彼得罗夫斯基带领团队,从馆藏17000余件绘画作品中精选500余幅名作,附以30万字的专业论述,形成的600余页的精美巨著。书中历数从17世纪彼得大帝到20世纪末代沙皇的冬宫绘画作品收藏史,以及这些作品背后的奇闻轶事。
作者简介
展开剩余73%米哈伊尔·彼得罗夫斯基,历史学博士,国立冬宫博物馆馆长,圣彼得堡大学历史学教授,已出版两百多种学术性专著。他不仅是相关研究院的成员和俄罗斯美术学会会员,还作为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俄罗斯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欧洲理事会的领事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彩赏析
弗雷德曼·德·弗里斯
建筑风景画
布面油画
82cmx100cm
德·弗里斯是著名的建筑绘画大师并且写过很多关于建筑艺术的文章。从萨巴女王访问圣殿的画面出发,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空前宏伟的建筑幻想。利用空间和视角为他提供的各种条件,他画出了一扇接一扇的拱门,在这些拱门里女王几乎迷失了自己,随从们带着珍贵的礼物,乞丐和小狗站在楼梯入口旁。黎巴嫩雪松建造的圣殿被画家画成一个巨大的如童话一般的宫殿,在那里占主导地位更多的是雕像般的人物而不是真实人物。该作品1920年来自国家博物馆基金会。
弗朗西斯科·马耳他莎
静物画:东方地毯
1650-1680年
油画
97cmx132cm
后人没有收集到有关这位画家的任何信息,但从他的姓氏来看,他出生在马耳他岛,他的作品主题包含静物、水果和乐器,冬宫收藏着两幅他的作品。带有东方地毯的静物画在17世纪非常流行。画中的静物具有戏剧化的美学色彩:珍贵的黄红蓝相间的地毯再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绘画逼真度,大褶皱展现出地毯的厚实,使人仿佛能感知到毯子的厚重,画家通过明亮的笔触使得浓密的羊毛质感跃然纸上。暗处的窗帘连同地毯的轻微磨损在光线作用下散发出细微迷人的魅力,暗示了生命的短暂。该作品约1774-1783年被冬宫收藏。
阿尔贝·马尔凯
汉堡港
1909年
布面油画
68cmx81cm
粉红暖调轻舐屋墙,地平线为汉堡港这一剖面印上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光线。粉色与灰色笔触的横向交替营造出了海上细浪涟涟之感,同时船体鲜红则彰显着画家马尔凯野兽派的出身。画家本人经常旅行,专注于风景画且尤其偏好有水的风景,他大部分风景画的特点是有一个高出地面的视点,以便于整合构图与色彩。该作品1948年由莫斯科新西方美术国家博物馆送达冬宫,原为舒金收藏。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讨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