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有这样一个人,他特别“喜欢”到日本靖国神社“参观”。
然而,跟大多数游客猎奇的神情不同,此人一路的目光,却充满了计算和恨意,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2011年12月26日,随着夜幕降临,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熊熊大火,开始神社内肆意燃烧。
后来,众人才知道,这个“火炬手”是一位名为刘强的男人所为。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向日本军国主义,倾泄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怒火。
然而,就是这样有着英雄行径的壮士,回国后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冷眼”:单位开除他的工作、妻子带着孩子选择离去。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16年过去了,一切也已尘埃落定,刘强又过的如何呢?
展开剩余88%靖国神社
从志愿者到烈焰
1974 年出生于上海的刘强,拥有中韩混血的家族背景。
他的爷爷刘别生曾是新四军团长,在抗日战场上牺牲。
外婆李南英原是韩国人,她不仅遭到强征为慰安妇,还失去了被掳亲人的岁月。
这种“三代被压迫”的家史,让青少年时期的刘强感受到深沉的家国伤痛。
尽管他后来学业优异,精通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多门语言。
毕业之后,他在一家知名培训机构当英语教师,还考取国际认证心理治疗师证书,成为了别人口中的“成功人士”。
然而,黑板上教书的每一笔背后,却有一团火总是在燃烧。
刘别生
2011 年,日本发生了空前规模的大地震。
其中,刘强以志愿者身份前往福岛灾区,搬运物资、提供心理疏导,并无偿献血。
这段经历让他对日本普通民众的灾难感同身受。、
然而,令他心渐渐变寒的是,这个国家的民众根本就对历史无半分歉意和悔恨。
许多人对侵华罪行无法反省,甚至在学校还为先辈战犯感到自豪。
他曾在语言学校试图向学生普及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的事实,却因此被驱逐出境。
这种强烈的历史错位与情感落差,让他内心的愤怒开始积聚。
同年年底,韩国总统李明博因慰安妇问题公开向日本质询。
日本人迫害女子
可问题是,面对曾经自己的“殖民地”,小日本又怎么会低头呢?
就这样,后者不断果断拒绝了道歉,还派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一石激起千层浪,否认强征慰安妇的事实,这像火花点燃了刘强多年的积怨。
于是,他制定了严密计划。
多次踩点、掌握神社巡逻路径,准备汽油、打火机,还特意选择在外婆忌日凌晨行动。
深夜,他穿黑衣、戴口罩潜入靖国神社,用清酒杯将汽油倒在木门前,点燃后破坏附近消防箱,火势迅速蔓延。
火光中,他没有逃避,而是冷静观察,随后按预定线路混入人群离开,登机前往韩国。
现场十多分钟后才被发现异常。
刘强
该行为在日本迅速引起关注,其后的媒体称其为“大逆分子”,中国和韩国媒体则称其为“勇敢发声者” 。
抵达韩国后,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在媒体面前坦承责任,称自己是为了慰安妇问题、历史态度向日本政府表达抗议。
预料到引渡风险,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次以燃烧瓶向日本驻韩大使馆门前投掷,并当场等待逮捕。
法院庭审中,他承认纵火事实,但强调这是政治抗议行为,且未造成人员伤亡。
最终,韩国首尔高等法院最终认定其行为为政治性犯罪,拒绝日方引渡请求,判刑 10 个月后于 2013 年初被遣返中国 。
庭审过程中,刘强的母亲出庭提供证据。
其中就包括多张祖父烈士照片、烈士证明书,引发庭上许多人泪目。
庭外,韩国“太平洋战争遗族会”等民间团体请愿为其鸣不平,聚集抗议反对引渡。
他用火焚烧象征物,用行动强烈表达“不忘历史、不纵容军事侵略”的立场。
刘强
妻离子散的刘强
然而,当刘强回到中国后,他并没有迎来英雄式的荣耀。
曾经的英语教师职位,因为长期缺席被单位开除。
而在求职过程中,他的“名字效应”反倒成为障碍。
许多雇主一提到他就是“火烧靖国神社的刘强”,纷纷婉拒。
此外,他曾每周去日本驻广州领事馆门口抗议,高唱爱国歌曲。
有时脱掉上衣露出后背纹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举着横幅抗议,遭劝离。
这样的行为更让圈子认为他“过激”,甚至有人传言他患躁郁症,亲友避之不及 。
妻子认为他的行为太冲动,会将家庭置于风口浪尖,无力承受,最终提出离婚并带走孩子。
父母起初劝他平息,但他不听,最终彼此疏离。
报道
社会舆论对他的标签复杂。
有人称他是民族英雄,可也有人指责他为“极端分子”,这些声音成为他生活中的负担。
他一度陷入情绪困境,甚至产生自我伤害念头,但逐渐振作。
他开始尝试重建生活。
起初他加入社区事务,参与慰问老党员、老干部、抗战老兵,并在公益活动中略有起色。
后来,他开始通过短视频平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社会热点的看法。
虽然近段时间因电影《731》,有一次因言论敏感被封号 30 天,但他并不放弃,坚持发声,坚持他的历史立场。
不仅如此,他还加入“琉球历史研究会”,搜集日本侵略证据,试图用学术方式推动历史记忆传承。
这过程中,他也在一家酒吧找到驻唱工作,以此维持生活,并通过歌声表达爱国情怀与个人情绪 ......
信源:文摘报 2014年5月31日关于“刘强:我为何火烧靖国神社”的报道
信源:文摘报 2014年5月31日关于“刘强:我为何火烧靖国神社”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如今,16年过去了,有很多人问他会不会对当年的“冲动”后悔。
毕竟,在不少人的眼里,尽管历史需要铭记,但把自己整个人生都“搭”里面,真滴值得吗?
对此,刘强也在直播间表达过,哪怕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样做。
是啊,“苟且偷生”确实是个看上去没什么毛病的选择。
可看到自己的烈士爷爷、惨遭日本人毒手的外婆,又能如何说出的口呢?
他的内心,早就被写满了《大刀进行曲》,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发布于:安徽省配资讨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